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laoguiqieyu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中医里的气 (一)  

2013-09-15 23:06:47|  分类: 中医里的气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翻开中医的书,就会看到很多与气有关的词,气滞,正气,邪气,舒肝理气,气血不和等等。这些气指的是什么,实际上有没有这样的气呢。

         对气的一般理解是空气和与空气性质相似的气体。还有一种气是生气,思想情绪的一种,生气。而中医里的气显然不是前面说的那两种气,是指另外一种气。这种气在其他词语里也能看到它的存在,比如气概,气功,气魄,福气,锐气,气贯长虹,气冲霄汉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 中医里的气是指组成人体的一种成分,是人的一个器官。这种气虽说是无影无踪,看不见摸不着,它却实实在在存在着。在人的一些活动中能明显感觉到的。气沉丹田就是用意念指挥着气聚集到肚脐周围的一种练功方法。静下心来练习,就能明显感觉到肚脐周围有种不一样的感觉,这种感觉就是中医里的气在起作用。还可以做个实验来证明这个气的存在 。具体方法,闭上双眼,让同伴用手指指着双眼中间的位置,不要碰到,也会明显感觉到有一种异样感觉,这也是中医里的气在起作用。 

        既然发现中医里的气的蛛丝马迹,是存在的。那么他又有什么作用呢,人又是怎样吸收和排泄这种气呢。 

        原来,中医里的气是一种微物质,它要比化学元素周期表里最小的物质氢还要小很多。对人体的作用非同小可,它的活动是受五脏六腑支配的。它的作用是平衡身体各个器官,使其正常发挥作用的。 中医里的气有点近似于西医里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。正是因为中医里的气这个概念,中医才能从几千年发展到现在,在部分疾病的治疗上还是领先于西医的。  市面上有许许多多经典中成药,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。   

        中医里的气既然是一种微物质,它就具备一些物质最基本的性质。尽管微小,它也占据空间,也有质量。同时也和化学物质一样有物理反应,化学反应,甚至还有现在还不知道的其他反应。正是由于这些性质,中医里的气在人体内有时正常,有时不正常。

       中医里有很多相对应的词,譬如,阴阳,虚实,寒热,表里等等。每一个相对应的词都是指同一个事物的两端。就好像一架天平,居中时天平平衡,是正常的。当发生倾斜时,就是不正常,就是病了。中医治病有一个词叫补泻,根据身体的虚和实,添加和减少两边的重量,使天平两边平衡,达到治病的目的。治病所用的药材里就有中医里所指的气。疏肝理气就是疏通肝经气的通道,理顺气的通行秩序。

       原来,气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着,人可以吸收动植物储存的气,也能释放多余的气。同样一切生物体和非生物体也在吸收空间的气,有用的留在体内,没有用的释放到周围的空间。我们所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,就是中医里的气形成的。每一种物体所释放的气都具有那种物体的特质。每一种生物体,在不同的生长阶段,所释放的气同样具备那个阶段的特质。中医治病正是利用了这一特质,选用了不同的药材,用了不同的加工方法 为人治病。

       中医里的气是从物体内部散发出来的,它带着物体的信息呈放射状扩散到空间。人的眼睛接受到这些信息就看到物体的存在。传统的解释是物体反射光线的强弱而表现物体的。这是两者的不同之处。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明,在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,用科学的方法也能发现这些物体释放的信息,而看到这些物体。

        中医治病正是利用了物体能释放信息,就是释放气这一性质。气又能被人吸收转化成对人有用的气来达到治病的目的。

        气在人体的作用非常大,不仅支配各器官功能的发挥,还支配着人的七情六欲。正是有了这些气,人才是一个整体,才能正常的发挥各个方面的有效功能。这一点和西医的内分泌,神经,植物神经的功能非常相似。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,亦有不同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 人饿了,由胃发出饿的信息,经过植物神经传递到大脑的中枢神经,由中枢神经发出要吃饭的信息,人就有了进食的欲 望。神经系统是信息通道,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呢。是电子,是中医里的气,它们都是微物质,这是相通之处。中医的解释是,饥饱在天平上失去平衡,由气发出饥的信息,表现饿的感觉,需要补食物。当补到饱的时候,气又会在天平上失去平衡,发出饱的信息,表现饱的感觉,要停止补食物。信息是由器官发出,这是不通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也许,随着科技不断进步,各种实验仪器的不断开发成功,研究微物质像研究物质一样得心应手,对中医里的气会有科学的解释。同为人类治病的两个分支,中医西医才能真正结合起来,共同为人类与疾病抗争做出新的贡献。一些现在看来是疑难杂症的病,将会迎刃而解。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10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